馬博南三段迂迴_D12 哈伊拉羅北源→丹大溪源
2012.10.23(二)D12
從丹大山到無雙山這條山脈,就像一面橫跨台灣中央的巨大摺扇折疊著,山與山之間看起來很近,沿著稜線走卻比看到的更遠。在稜線的兩側的地貌大不相同,一面是崩壁寸草不生,一面是箭竹佔據的草坡,然而丹大橫斷的傳統路線經常遊走在兩者之間,心情也隨著所處的位置時而緊張時而放鬆。今天將會接上這條山脈的中心點,也就是義西請馬至山,好消息是回到了傳統路線,壞消息是去營地的路上要過斷稜東西山的斷崖,不論如何精彩的一天又要開始。
二十四節氣代表著一年四季的變化,而今天正好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「霜降」,顧名思意,這蘊含接下來的天氣會逐漸寒冷並降霜的意思。很恰巧,今天早晨是這趟行程開始以來遇到最冷的早上,透過清晨微微的天光可以看到帳篷外的草地布滿了白霜。
帳篷的外帳上也結了薄薄的冰,打開拉鍊還會掉下冰霜碎片。或許和住在山谷又靠近溪邊有關,這裡的濕度非常重,也感覺特別的冷,今天就有好好的帶上手套再開始收拾。
清晨六點,天空已將亮了,不久之後陽光也將照亮附近的山頂,位在山谷的我們要等到這道光驅走寒冷還要等待一段時間。在陽光尚未照到時,總覺得週遭的空氣接近零度,就算將背包的薄霜撫去或抖落帳篷上的薄冰,只見碎冰在空中飛舞然後落地,而不會溶化。
0740 出發,往烏妹浪胖山。沿著昨天探路的方向,順著溪流往上游走。
0805走過昨天的折返點,繼續往上游依然有發現布條,我們就順著這方向前進,直到遇到地形,順著溪左高遶,在松林與箭竹混生的山坡上,沒有明顯的路徑,也沒有路標,就順著山坡的森林內稀疏的地方往上游,一直維持在隱約能看見溪谷的高度,直到下切回溪谷。
0833 到了上游,河對溪谷的方向與地圖上預定的方向,總覺得有些出入,因此在溪邊停了下來,一邊休息一邊定位。在休息時往下游看,發現不遠處有條山溝與溪流的交會,在交會處有棵小樹,透過逆光的剪影,樹枝上有疑似布條的存在,決定待會下去看看。
0846 往下游走約十公尺就到了交會處,樹上還真的有布條,看樣子從剛才離開營地開始,綁布條的人依然順著這河谷上溯,直到這交會處才上切。若是由下游往上有走的方向來看,上切的方向在右手邊。剛才走過頭的這條溪溝的水量較大,而上切點旁的山溝水量較小。我們順著山溝的方向往上游走,陡上松林山坡。
0857 順著路徑陡上小平台,之後在森林內的路就比較沒那麼陡。
0909 又回到剛那條小山溝的上游,過溪時有一小水池,水深大約10~15公分,池子旁有零散的骨骸,還有條手臂粗的脊椎骨,看似山豬的骨骸。接著沿這條山溝往上走,有時走在兩旁,有時又下到溝底。自從過了剛才發現骨骸的位置以後,溝底的水就急劇的減少。
溪溝的脊椎骨
拍照時坐在溪旁休息的瑜亮,他的新褲子在前幾天被樹枝劃破,現在黏了長長的大力黏膠帶,是登山的時尚設計。
過了有骨頭的水池後,沿著山溝旁爬升。
0920 順著乾溝由下往上直到遇上分叉,乾溝上游一分為二,且越來越陡。我們在這花了一點時間探路,直到確定是由下往上左邊的這一條。
順著乾溝往上,溝底因山坡陡峭成了階梯狀,越往上走越是狹窄,也越是陡峭,同時不少灌木細枝長在階梯邊緣,型長了一道又一到的阻礙,穿過時雜亂的枝條畫過衣服、褲子與背包發出發沙沙的聲響,很擔心身上的衣褲撐不完這趟行程。
比較要注意的就是這段山溝,一階一階的落差是短腿殺手。
再往上走的山溝就比較不明顯,不過亂七八糟的枝條還是不少,三不五時勾到背包。
1004 直陡上路段差不多過了,路徑右轉往山上的方向,卻被一棵倒下的松樹檔著,附近的山坡陡峭又長不少灌木不太好繞過去。從山溝底下爬上來已經累了,前面十餘公尺就有個平緩稜,乾脆先往前走到平緩稜去休息,等一下再來想上山頂的問題。
1030 從平緩稜出發,取向北35度,沿稜線往山頂走,大夥各憑本事鑽樹林。
1052 穿過樹林推開松枝,忽然覺得的地勢變得平坦,看了一下四周好像都差不多高,應該是到了烏妹浪胖山的山頂。
找個地方上下背包,隨意的在附近的樹林走走,往四周較高的邊緣看看,發現有棵樹上釘了三張鐵牌,有高醫大、逢甲萬里還有一個斑駁難以辨識,可以更確定這裡是烏妹浪胖山的山頂。
從烏妹浪胖山眺望義西請馬至山。
1128 起霧了,離開烏妹浪胖山頂,往義西請馬至山走去。
1133 離開烏妹浪胖山山頂,穿過樹林向北方的山坡緩降,前方有一個位在凹處四周圍繞短草而中央是乾枯且龜裂的乾池,就是烏妹浪胖池。靠著雨水補充的烏妹浪胖池在連日的晴空曝曬下已經滴水不剩。
烏妹浪胖池,或許夏天來有機會看到池子蓄水。
1135 發現屋妹胖浪池西方的山坡凹處,好像有人走過,因為是向下的山凹,心想有沒有取水路的可能。純粹好奇心的驅使之下,我和政瀚放下重裝,沿著山溝而下,瑜亮則決定留在烏妹浪胖池等我們。
順小山溝往下,一開始比較平緩一些,約三分鐘到一片箭竹坡,箭竹大概到腰部的高度,箭竹叢中豎立的枯樹掛著一隻拖鞋。
循著山溝走很快就遇到大陡下,山溝寬度也急遽縮減,我們走到這段就停了下來,拍了幾張照片便折返。回去時仔細看溝底的石塊,雖然覆蓋著青苔卻有些石英脈與水晶露出。
1157回到烏妹浪胖池。
1200 出發往義西請馬至山。走在烏妹浪胖山與義西請馬至山相連的稜線上,稜線上有幾段還算平緩,沿著稜線旁靠近東側向北前進,遇到稜線上凸起的小山頭則直接爬上去。
1207 稜線緩上到此為止,陡上小山頭。
1219 上小山頭頂
1238 陡上假山頭
往義西請馬至山的稜線上與東郡山塊
越是接近義西請馬至山就越陡,穿過森林後漸漸可以看見義西請馬至山的崩壁就在前方不遠,這一帶的路徑也越來越明顯,從最後陡上開始,路徑就沿著稜線往山頂,部分路段太靠近崩壁而隨著岩石風化消失,新的路徑比較靠近草坡,因此上坡時注意不要太靠近崩壁,有時拉著刺柏或杜鵑繞過危險的路段。
在接近崩塌邊緣的杜鵑叢穿梭。
路過崩壁旁,崩壁下方瀰漫的雲霧,看不見崩塌的終點。
1335 路上發現死掉的水鹿骨骸,整套還算完整,在這停留拍照觀察,順便休息。
1408 繼續往山頂出發
1420 繞過一片樹林,穿出一片空地,中央有個不銹鋼的基點,我們抵達義西請馬至山了。義西請馬至山的山頂,有一半是森林一半是空地,不鏽鋼基點就位在兩者交界旁,雖然聽說二、三十年前的山頂還只是一片空地,如今也很難想像當初的展望了,現在我們在山頂能看到的就是往丹大山方向的視野,另一半的視野已成往事。
義西請馬至山,標高3179公尺,不鏽鋼基點,說到這座山真的要從她特殊的地理位置說起。中央山脈主稜由北往南至丹大山轉了90度,向西延伸至義西請馬至山再轉90度向南,就在這轉折點的西方還延伸了一條碩大的支稜出去,就是往郡大山與無雙山的東峻山塊,而義西請馬至山就位在交會點上,雖然山勢不是周圍最高,確彷彿匯集各山稜的心臟。過去百岳盛行的年代,不少大型的會師活動就選擇義西請馬至山,就是看在她有著多變路線的潛力。位在眾山之間也意味著路途遙遠,義西請馬至山也是遠的出名,這一帶的林道較沒有深入,東西兩側入口的林道也逐年的崩毀,要進入也越來越麻煩,從西邊的郡大林道無雙登山口或東邊的瑞穗林道終點算起,光是走到義西請馬至山就必須花費3至4天(以普通腳程),更不用說汽車無法通行的林道也要花時間走進去,因此在百岳傳統路線中真的很偏遠。
山頂的收訊很不錯,站在平台前可以收到滿格的訊號,自從離開馬利加南東峰就沒有收過訊號,得趕快打電話下山報平安。
望著丹大山的方向,厚厚的一片雲從東邊的山谷湧起,卻停留在丹大山到六順山的稜線上,雲層在稜線上翻滾著卻始終沒有跨越界線,或許我們這邊的好天氣還能持續個幾天。
在山頂討論著今天要停在哪裡,從這裡開始就是政瀚有來過的路段,因此聽取他的經驗會比較保險。雖然當初的預定為停留義西請馬至山,每個人都有攜帶預備水也不是問題,但現在還有一些時間,政瀚的意思是繼續走到丹大溪源營地,看在有大量活水的誘因上,我們又繼續上路。
1455 離開義西請馬至山,穿過另一邊的樹林往斷稜東西山前進。穿過樹林後,政翰說聽到有人的聲音,在我們的前方一樣是往丹大溪源,我到是沒有感覺。
1509 瘦稜
1520 小山頭
1530 從岩稜上通過
1552 下到鞍部再轉上,路徑時常走到崩壁旁,終於抵達H3252小山頭。時近黃昏,氣溫逐漸下降,身體也越來越疲勞,停下來吃東西或休息的回復效果也不大。
1610 休息結束。出發前穿上了風衣,並且把頭燈放在口袋裡。
1623 進入森林腰繞。
1630 小崩地。
1640 大崩壁,這是斷稜東西山必須通過最長的崩塌地,山坡的傾斜約50~60度,其中有一段必須下降鬆動的碎石坡再橫渡路寬只有一個腳掌長度,約三公尺長的轉彎。過去前我必須把身上的外掛與胸前的相機取下,才不會在橫渡時卡到,這時最怕的就是過重的背包會失去平衡,雖然橫渡路段上有條扁帶,但其一端繫在小杜鵑叢,另一端繫在碎石山溝中扁平的石塊,兩者都非常不可靠,可以的話我不希望去嘗試它們的負重極限,也盡量不去依靠,只做為輔助。
過崩壁途中回望。
1647 三個人都通過了地形到了另一頭。此時太陽已經沒入地平線的雲海裡,只有晚霞的天光照耀著,幸虧能趕在天還亮著通過這段,要是天黑了就很難想像要怎麼走。
1657 又遇到一個崩塌碎石坡,在靠近V型崩塌地的下方,相較於之前是橫渡,這個比較多是斜下切,有條繩子從上方延伸至下方橫渡,可以抓著繩子的輔助往下走,再接上腰繞的山徑。(照片為崩塌下方回望)
1701 過崩塌地,接著在森林中腰繞一段路之後開始轉上坡,向上爬升穿過森林,約爬升100公尺就會到裡門山。
穿出森林的上緣,眺望南方的山谷。
出森林後看向斷稜東西山方向
1800 出森林的平台,上面就是裡門山。
1808裡門山。天色暗沉,明月高掛天空,僅有西方天空有些微的光暈。今天雖然路過裡門山卻完全沒有想要去看基點的意思,現在一心一意只希望能早一點抵達營地。透過腳下感覺著路徑,翻過了裡門山往丹大溪源方向下降,在黑暗中,穿過草坡又進入樹林,再穿過一片平緩的山肩,在下降時看見溪谷的方向有亮光,穩定的光源,可能是有人升火,我被火光吸引猶如昆蟲的趨光性,只想趕快接近。
1832 穿過最後一段森林下降至河邊,順著路渡過丹大西溪,抵達丹大溪源營地。此時已經有13人的隊伍在這紮營,果然剛才在山上看到的亮光就是他們的頭燈與營火。由於靠近河邊的營地所剩不多,現在又累又晚已經不想再花時間找營地,因此我與政翰的兩頂帳篷便各自找平坦地分開搭,迅速的搭起帳篷,接著要趕快煮晚餐。
在安頓好帳篷之後,趕緊提著食物與鍋具到空地開始準備今天的晚餐,今晚的主食是麵與咖哩還有半顆洋蔥,沒有太多的變化,只希望能趕快吃到東西就好,畢竟餓了很久。
大約晚上九點,天空飄起細雨,伴隨著雲層的移動時大時小,也差不多是休息的時間便回到帳旁裡去。今晚特別的好睡,躺進睡袋裡就等著隔天醒來。
扣人心懸。
回覆刪除扣人心弦。
回覆刪除第一則留言寫錯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