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清水大山北稜_D2&D3 第五獵寮→清水大山→大同部落→太魯閣(END)

2014清水大山北稜_D2&D3 第五獵寮→清水大山→大同部落→太魯閣(END)

D2

第二天早上起來,天色微亮,樹葉濕漉漉的雨水滴在雨布上發出答答聲響,森林外面好像已經沒有下雨。早餐是公家燒水然後吃各自準備的食物,而昨晚剩下的粽子就成了我的早餐,在一瞬間消滅它。

整裝出發,此時天已經亮了,從林間縫隙可以看見外面的天空是藍色的,和昨天聽到的預報不同,今天上午有個好天氣,因此把握機會趕緊上山頂去。離開營地,沿著昨天記得的路線走,更快穿過那段很多倒木的稜線。越往上走,稜線的左側較多芒草,稜線中央有許多小樹與灌木交錯,因此我們走在稜線的右邊,在數公尺的距離裡跟著稜線,這裡的森林比較稀疏,我們一邊繞過雜支交錯的路段又切回稜線以免偏離太多。快到三叉峰前,稜線的樹林好走,幾乎是直接走在稜上,穿梭在松與杜鵑林之間。


抵達三叉峰,這裡到底有沒有展望令我好奇,因此我往最高處走去,穿過芒草與蕨類,腳下的地面明顯踩到一塊一塊的大石頭,大約2分鐘抵達至高點。高點的樹木比較少,比較有特色是長在裸岩上的刺柏出現了。往山谷的缺口望去,實在是太驚人,這裡的展望就能眺望整個花蓮的平原與太平洋的海岸線,由淺藍而深藍的太平洋、花蓮平原的建築與農田的新綠、甚至是花東縱谷與海岸山脈都一起覆蓋在一抹淡藍的霧氣,在這裡盡收眼底。尤其是七星潭海岸的優美弧線,真是令人難忘,看過一次之後還想再看一次。

如此壯闊的展望一掃昨天大雨的陰霾,因此我們在三叉山上休息拍照,清水大山就在前面不遠,下一個小鞍部再爬上就是清水大山。為了在清水大山也能看到如此壯闊的展望,我們在三叉峰的休息並有太長,馬上又啟程往清水大山。

離開三叉峰,原路退回到森林內,循南稜下降到鞍部,森林內很空曠,抓好方向就很好走。到達鞍部,一旁就是第六獵寮,一塊約三人帳大小的空地,地面是落葉、腐植土與雜草,空地邊緣的腐朽倒木旁有幾罐裝滿水的2L寶特瓶。如果人數不多,住在第六獵寮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,不但可以到三叉峰看風景,一早要移往清水大山也相當省時間。

經過第六獵寮後繼續沿稜線往清水大山,這段稜線上沒有大樹,大多是灌木與蕨類,稜線中央有幾段突起的落差,皆從右側腰繞帶上通過就好,別像我爬上去之後又爬下來。

眼看稜線開始收聚,我們便切上稜線正中央,一上來就是一片長滿蕨類的寬緩稜岩塊地,最多的樹木是刺柏,走在稜上被他扎的哀哀叫。到岩稜就有不錯的展望,回望來時方向可以看到目前的高度和三叉峰差不多。

在寬緩稜上往清水大山基點方向走,大致是往南的方向,剛開始還要繞過比較多的刺柏灌木,越接近山頂漸漸地變少,取代的是只有岩石的裸岩地,在石塊上左右亂竄快速通過,很快就看到一棵綁著許多布條的小樹,旁邊就是清水大山的一等三角點。

抵達清水大山一等三角點,然而三角點的位置並沒有展望,我們將大背包放在基點的空地旁,從空地旁邊有條小路往南邊的崩壁,在崩壁上的碎石坡就有和三叉峰相似的視野,只是更加開闊又更靠近花蓮市。

清水大山的展望由東南到西北,這條開闊的視野可以看到湛藍的太平洋、翠綠的花東縱谷、奇妙的花蓮中級山與連綿的中央山脈主脊,將海平面到高山的變化一眼望盡,才知道山海的距離原來這麼近,這個地點就是見證台灣豐富地形地貌的最佳地點。

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,到展望點大約二十分鐘後,雲霧就從立霧山的方向湧上天空,將花蓮七星潭的展望遮住了。但是我們還是坐在亂石堆,看那雲湧上山頭的亂舞。心中相當慶幸我們有早一點到山頂,才能見到這期間限定的景色,也感謝山神給我們一個上午的好天氣,讓我們走上來都相當順利。

在基點拍了合照。

離開清水大山山頂,然後循著傳統路線下山,傳統路線的路徑清楚又有許多布條。


離開山頂接往下山的稜線,在靠近山頂的這段有連續三段的裸岩稜,從裸岩稜上可以直接看到一千多公尺下方的溪谷河床,還能眺望對面山壁的瀑布,是視野特別好的區域,但是開闊的地方也意味著有危險,下去的時候要注意隊員間的距離與落石,以免發生意外。

裸岩地的岩石是灰白色的,在陽光下特別亮眼,岩隙之間長著矮小的植物,在惡劣的環境綻放美麗的花朵,同樣的花朵在這裡看見更令我感動,因為這裡多了生命力的堅強。雖然是這麼說,或許當中有許多是我自己的想像,因為有的植物生長在我們覺得惡劣的環境,只是我們覺得這個環境不適合人類所以覺得環境惡劣,或許對於這種植物而言這環境才是她所適合的,還過的很舒適呢,如果我們把這植物搬到溫室裡,或許她就沒辦法綻放出令人感動的花朵。所以說對人而言也是這樣,有時候我們覺得遇上逆境或許不要氣餒,因為這正是另生命成長的淬鍊,等到回過頭來或許才會發現是逆境造就了今天精彩的人生。

通過裸岩稜後繼續下降,在這稜線上一路陡降800公尺再腰繞帶下坡一小段路接上林道的終點(1230),目前天氣起了霧。林道終點有流籠頭的遺跡,一旁有粗鋼索與大的金屬盤,但這些遺跡已經長滿鐵銹與青苔。林道是相當典型寬大又平坦的道路,我們在林道終點休息吃午餐,順便讓膝蓋舒緩一下剛才延續下坡的衝擊。

1315午餐結束,往大同部落方向移動,林道上大部分路段都是平緩好走,而且一路上都是下坡居多,有些位在山溝的路段因為侵蝕而稍微崩塌,或者有的山坡土石崩落掩蓋路面,大致上都還算好走,沒有太大的下切或高繞。不過有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,就是林道有幾段經過大岩壁的位置,路面是由木頭支架搭起,終年多雨的潮濕環境讓木頭支架腐朽,從崩毀的地方就能看到路面下方是懸空的,甚至有一處就在路正中央出現了一個大洞,往下看至少有一層樓的高度,是個完美的危險陷阱。

1405抵達V型崩塌,往大同的方向走會先拉繩下降一段土石鬆散的斜坡,在拉繩爬上一面高約三公尺接近垂直的岩壁,岩壁上都有腳點,因此以繩索輔助依序踏上腳點就又回到林道了。

1425抵達崩壁橫渡,約四公尺長的岩壁橫渡,腳點大約五公分寬,但岩石堅硬又不會太滑,扶著繩索小心走就到過了。
林道經過一段都是芒草而起很窄路段,看樣子是這個山面比較容易滑動,因此滑動的山坡上長了芒草只留下人走過的一條小徑。就在通過的時候開始下起雨,我先衝過這段到比較平緩林道的樹下躲雨,正拿出雨衣要穿上,雨就要停了,既然背包都放下了就在這裡休息一下吧。休息後繼續上路,再往前走了一段又下雨,這次就真的下了大雨,是典型中級山的午後熱對流雨,因此與雖然大卻不是很持久,見林道還很寬敞就索性拿出雨傘來撐。大約半個多小時之後雨就停了,陽光灑落濕淋淋的林道,照的樹葉上的水滴閃閃發光。

原本一路緩下的林道變成緩上,從地圖上來看這個路段已經很接近大同部落,隨著上坡緩緩走著後又變緩下,路旁先出現了竹子林,接著又出現流籠的台車與鋼纜,還有從山溝引水的水管,都顯示我們一步一步接近人類的生活範圍。最後經過一片在山坡上的玉米田,前面位在路基左上方就是一個看似廢棄的竹屋工寮,工寮內凌亂又潮濕,但是門口的海棠與金草石斛都開出燦爛的花朵。

很快的我們就抵達最後農家(1750),是一間相當漂亮的竹屋,前面有片大空地,最近才剛除過草,草皮相當平整,還種了李子與櫻花等果樹,這時候的李子樹正結實滿滿。在知會過主人後,我們在草地上搭了外帳,又和主人協調了一下,讓我們可以借他的浴室洗澡,不過這當然是有付費的。

大同部落位在山中,雖然可以看到道路但實際上卻沒辦法開車進來,因為道路並沒有直接連接到溪底的砂卡噹步道,而是利用流籠連接上段與下段的道路,但是流籠目前已經壞一段時間。在這裡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電,一切的物資是靠徒步運送,或者來自山裡自給自足,例如我們洗的熱水就來自山中的竹子與樹枝燃燒的熱,水是從山上引來的山泉水,夜晚的光是天空、星空與月亮的光亮。我很喜歡這裡的生活與這裡的夜晚,生活簡單又令人放鬆,感受自然的韻律與溫度,屏除多餘的雜念。

D3

經過一整晚的雞鳴狗吠,迎來舒適的早晨還有滿身的包,昨天晚上因為太熱沒有睡在露宿袋裡面,因此被大量的小黑蚊攻擊,這裡的小黑蚊口水還真毒,被咬到的地方都又紅又腫還奇癢難止。山中部落的早晨,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,只有各家的公雞啼叫,號好像雞的廣播系統,不同家的廣播互相交換訊息。雞群一大早就起來走動,這裡的雞是真正的放山雞,體型緊實而且眼神銳利,最大的公雞帶領著雞群在空地上覓食,母雞和小雞追隨在後。

出發,往沙卡噹步道,因為不想經過阿禮的上坡以及陡下所以走三間屋的方向,一路上的叉路都有指標牌,但是從大同下到三間屋也是下坡下不停,直搗溪谷。

三間屋出去的路就是沿著沙卡噹溪的步道,這裡因為是觀光客會到的地方,因此步道整理得更加完善,越是接近出口就越來越多的旅行團和外國遊客,把小小的步道都塞滿人,尤其是從步道要上到橋上入口的鐵梯更是被擠的水洩不通,只能人擠人慢慢走上去。


走過隧道、太管處與牌樓,在路旁等花蓮客運的公車,回到花蓮又是排隊買票又是吃飯。在台灣旅行經過不同的火車站,花蓮火車站還是第一個要我買月台票的,其他火車站大多有天橋或地下道,或者持通行卡通過。雖然納悶,但是身上揹著大背包又不想繞路,還是乖乖花了六元買票到了後站。更令人傻眼的是原本想好要去吃的店沒開,第二備案也沒開,甚至走過一條街的火鍋店也沒開,在連連槓龜之下終於找到一家丼飯店有開,沒有多說就趕快去吃午餐,然後搭火車回到台北,結束為期三天的旅行。

2014清水大山北稜_前言與攻略 

2014清水大山北稜_D1 巴朗登山口→第五獵寮

留言

  1. 您好 最近在規劃行程 看到版主的紀錄非常詳細 但是到清水大山前有缺少一些時間點,所以想請問一下有沒有相關時間紀錄來參考?
    麻煩了 謝謝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步行時間大致如下
      第五獵寮→90min→三叉峰→50min→清水大山

      刪除

張貼留言